newsMindmap


喜歡的形象vs生命的價值

「如果唔洗成日溫書就好」、「如果讀書唔洗咁辛苦就好」、「如果我聰明啲就好」……相信以上的「如果」是不少學生的心聲,而軒軒應該就是不少學生眼中,能夠實現這些「如果」的高材生。軒軒,現時在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學士課程修讀四年級,從小到大讀書不多費勁就能名列前茅,她形容以往的自己「懶,但有要求!」。
 
(圖右:樂樂,從中學到現在畢業都一齊奮鬥的好姐妹)
(圖左:同屆畢業的飛虎,生命中一些最重要的朋友)
 
如何做到「懶,但有要求」呢?從少軒軒已很會使用自己的「小聰明」,付出很少的努力去溫習,但仍能有不俗的成績,她覺得「讀書其實唔洗咁努力」,她說:「我不會完全放棄溫習,但我認為足夠應付考試就可以,不用『做多』」。
 
她的成就令她漸漸驕傲起來,心裡蔑視身邊十分努力讀書或勤力補習的同學。在中學的時候,她有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,這個朋友讀書非常認真和盡力,軒軒就喜歡與她比較,心想:「其實她這麼努力,成績還是跟我差不多而已」。而且軒軒亦堅決不去補習,因為這些都會令她「做多左」,所以在整個中學生涯中,當別人忙於補習的時候,她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小聰明渡過,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 
直至大學二年級的時候,軒軒需要修讀一科有關統計學的必修課程,作為一個「文科生」,面對統計學上的數學,她感到十分困難,甚至追不上課程的進度,在溫習時更忍不住落淚,這是她第一次因為學業成績而感到壓力⋯⋯加上及後在實習期間因為緊密的時間表、忙碌的生活,令她容易失去耐性,每天在上學的路上都感到十分沮喪,想起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足,完結一整天後,又只帶著疲累的身軀回到家。她開始覺得自己其實不是自己想像中那麼了不起,讀書成績好其實也不外如是。一直將自己的價值建立於讀書成績的軒軒,開始問自己,生命的價值究竟在哪裡?軒軒形容自己過往的生命一直在建立一個令自己喜歡的形象:她略盡綿力溫習,取得佳績;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培養興趣;她在學校參與不同的活動,建立形象;她在中學擔任風紀隊長,培訓領導能力;她認識不同的朋友,擴闊社交圈子。她一直為自己建立一個全面的生命,但在大學讀書時遇上的挑戰,正好給她一個當頭棒喝,她知道她一直建立的一切對她來說,並不是生命的價值。
 
面對困難及傷心,軒軒選擇向神禱告,她想起聖經中詩篇第23篇及以賽亞書43章2節,提醒了自己雖然面對著現時的處境,但神仍常與她同在,與她一起經歷一切。她知道神從不計較她所能作的,而是毫無條件地愛她。她亦明白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自己讀書成績有多好、處事有多能幹、做人有多全面,而是神在她未出生、什至沒有作為的時候,已經切切實實的愛著她,而她在神的愛裡亦找到了盼望。於是憑著神的愛,她學習去愛人、主動關心別人的需要,不再用一個高傲的眼光看待他人;她亦學習與弟兄姊妹建立深入的關係,感激他們對自己的付出,也不斷學習付出及鼓勵別人,將福音傳給身邊的同學,將自己生命中的改變分享給他們。
 
面對未來,軒軒知道神的信實一定會為她帶來一個最好的計劃,她相信神一定會為她有所預備。現在的她仍然對自己有要求,但她不再懶惰,而是凡事以盡力的態度去付出,珍惜及善用神給她的恩賜,去幫助和愛身邊的人。
 
文:Hilda L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