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Mindmap


承載著的理想:醫人才醫病 . 仁心後仁術

我嚮往未來的地球是一個宜人的生活環境。小時候我常常在石灘、農田上玩耍,兒時的美好回憶使我成為一個十分熱愛大自然的人。近年全球暖化加劇,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,我深信大自然是來自上帝的禮物,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守護,為了將來的人可以見證到一個美麗的大自然,近年我積極在生活中實踐環保理念,例如戒買塑膠及紙包飲品,減少塑膠污染,同時罷買牛肉,減少碳排放。雖然這些決定看似微不足道,但或者能影響身邊的朋友也在日常生活上均作出一些改變,修補對環境的傷害。
 
 
其實對大自然環境抱有一份憧憬,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關係到人類的生命。我對於人體的構造很是著迷,一個小小的生物,竟然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。例如人全身的血管長度可以圍繞地球兩圈,世上無任何一部相機的像素能夠媲美人眼睛的視力,人生病時也有自我修復機制,正因為如此,我深信人生而平等, 每一個人都值得被醫治。因此我自小時候便想成為一個醫護人員,這個想法一直植根在我心裏。因此大學時得知自己被取錄入讀中醫學士課程,真的滿懷鬥志,期待可以把學習得來的知識幫助生病的人。然而,邁向實現理想的路比我想像的要困難得多,一開始很不習慣中醫的術語,總覺得很抽象、「離地」,課程的內容十分繁複,要背誦的知識超級多,填鴨式教育仍然存在,種種狀況讓我不斷產生疑問,甚至有懷疑過自己是否適合讀中醫,但後來明白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,實踐理想並不是像小時候寫寫「我的志願」便完事,過程必須經歷血與汗。
 
     (同學間彼此扶持,勉勵學習)             (願意教導的師姐)
 
過去六年的學習生涯,我有機會到不同地方的中醫醫院及診所實習。見到病人時,往往顧著思考他的疾病,對應書本所教過的,找出診斷以及治療方法,把病人當作一個個案處理,忽略了他是一個人。中醫有句名言:「上醫醫國,中醫醫人,下醫醫病」,醫治本身的目的在於治療一個病了的「人」,而不是一個人的「病」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反覆用這句說話勉勵自己要當一個以「人」為本的醫師。
 
    (與實習帶教老師合照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(中醫院實習)
 
在實習的日子,我接觸了各式各樣的病人。曾經在婦科跟診時遇見不少未成年少女因意外懷孕不能讓父母知道,而要自己籌備金錢進行人流手術,更可悲的是我同時也遇見了一些年輕時曾多次做人流手術,導致現在難以如願懷孕的病人。我感到既無奈又傷心,性行為在近年越趨開放,性變成了一件隨便的事情,仿佛一段戀愛的關係必須要建立在性之上,然而背後的隱憂和後果往往是人們不能想像或預計得到。此外,我也遇過好些患抑鬱症的病人,好記得有一個病人分享當他服用精神藥物後,精神雖然好轉了,但卻要以一個清醒的狀態來面對內心的悲痛情緒,很容易便會有自殺的念頭,那時才真正考驗他。
 
於是,和不同的病人交集之後,我體會到人的身固然有傷痛,但是人的心也有傷痛,甚至可能比身體的傷痛更大。一位老師曾經向我們分享過,其實作為一個醫生,有時所能做的十分有限,但是醫生往往是病人在經歷患病過程中最信任的人,同時也是與他們同行最多的人。人的身體固然需要醫治,但是人心的醫治更為重要,社會越來越進步,物質越來越豐富,但是人們好似越來越不快樂。當見到世界變成這模樣,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夠出一分力,把愛和關懷送給身邊的人。未來我想往婦科和腫瘤科繼續深造,以中醫作為一個媒介幫助我緩解人們生病的苦痛,背後推動我前進的,是內心所承載的一份理想:作為一個人,用一己之力,去幫助世界上有需要的其他人。
 
(教會的好朋友一直默默愛自己,成為我前進的動力)
 
Bevely Ch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