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Mindmap


大學生的青春記錄

大學生有一項格言:「博盡無悔」,可是如何度過才算是無悔?大學生過暑假不外乎幾件事,疫情關係較難出國,也許會做實習累積經驗,不過也有人選擇做義工度過,身體力行。有一群大學生及師兄師姐,希望以基督徒身分貢獻社會,就在今年暑假發起「青春記錄」。


 

走進狗場

比起參與其他機構的義工服務,他們想有更多的自主性及自發性,發起名為「青春記錄」的計劃組織了多個義工項目,其中一個環節的地點更是非一般——位於狗場!這個大西北、地方不大的狗場收留了200隻流浪狗,卻只有10個職員負責日常管理,到訪的大學生見證真實環境後被震撼教育:「到處也是排洩物!」他們的任務除了清潔環境,還有喂飼、陪玩、預備糧食,給狗狗一個就算不是五星級的家,也是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
這「青春記錄」,除了狗場義工服務,還有收集二手物資捐給救世軍,再轉交於有需要家庭。

流浪狗之家中,全職員工人數不多,需要 義工幫補照顧工作。

 

 

想幫助 vs 需要被幫助

你以為他們都是愛狗之人?港大營養學系的Kitty就坦言沒特別喜歡狗,只是抱著與朋友一試的期望,而畢竟狗場不是寵物店,不但沒寵物店那種乾淨整齊,狗隻也不是寵物店那種經挑選出來的「親善大使」;義工服務當日環境被排洩物充斥,而且天氣很熱,並不好受。對Kitty而言也是忙碌的時期,因為那時正值大學最後一年考試期間,一般同儕也是忙於交論文或溫習。

已畢業多年的 在職人士,也抽出 時間與大學生走在一 起。本身任職牙醫的 Toby(左三)表示, 欣賞大學生們運用創意解決問題。

 

雖然天氣熱、 狗場又難免多排泄物,但也無阻年輕人想幫助流浪狗的熱心。

 

不過Kitty並非看輕學業,可是在分配好讀書時間後的閒暇,她仍想做些有意義的事。以往做義工,服務類型彷彿局限於賣旗、長者探訪等,今次狗義工活動也讓她大開眼界,「做義工」可以有很多形式。另外,她也反思將來想從事社會工作的自己:想幫助「自己想幫助的」,還是「有需要被幫助的?」「有時想選擇自己想做的、或者自覺有能力做的,變相令一些人和事會被left out(忽視)。」

這個計劃兵分幾路組織不同活動,另一組大學生花了一個月時間收集來自家人朋友的舊物,包括文具、 玩具、衣物、煲及爐具等等。

就讀港大牙醫學系三年級的Ellie就很喜歡狗,「借助一班人力量做義工,大家都好想付出,很難得,幫助人和動物。」Ellie和Kitty也因為狗義工而在現場認識了其他本來互不相識的義工,大家都一拍即合,成為了朋友。這場青春紀錄尚未完結,這群新相識的朋友們也志同道合希望為社會做點事,更相約下次再續義工活動,而且是比狗場服務更「污糟」的任務——執垃圾。

 

文:Ka-Hang Yau